原标题:纽约时报又想新招儿黑中国,新加坡人怒了
近些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我们在海外的影响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可这却让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他们的媒体很不爽。
于是,他们也一直在拼命妖魔化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除了抹黑我们的“一带一路”政策,我们为海外华人华侨提供的侨务服务和联谊活动也成了他们歪曲和丑化的一个对象。
这不,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的一个名叫Amy Qin的记者,昨日就写了一篇抹黑中国在新家坡侨务服务的文章,并被《纽约时报》用英文、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一同呈现了出来……
其实,《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挺简单的,就是污蔑中国的侨务工作,称中国在利用文化和民族情感渗透新加坡的华人群体,好让华人背叛新加坡,为中国这个“祖国”服务。
而这篇文章的“论据”也很“套路化”:一方面找来厌烦中国的新加坡政客炒作“中国威胁”阴谋论,比如前不久刚刚被我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专门驳斥的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书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另一方面则“捕风捉影”般地把中国政府表示要做好侨务服务、要让全球华人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和中国梦的言论“强行解读”成是要渗透新加坡乃至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人圈。
比如新加坡一个名叫华源会的民间组织与中国南昌侨办在2014年搞的一个仅有40名中学生参加、行程仅为11天的“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就被这家美国媒体当成了中国在拉拢新加坡人为中国效力的“证据”。
甚至于连一张新加坡华人过“华人新年”的图片,都被《纽约时报》用在了这篇拼命妖魔化中国侨务工作和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文章里。
另外,中方的声音在《纽约时报》这篇报道被大大压缩。尤为讽刺的是,这篇报道一边说有“证据”证明中国就是在利用侨务工作渗透各国华人圈,一边却并没写明这所谓的“证据”到底是什么,更根本没有采访任何中方人员去交叉核实其报道中很多单方面的陈述说法。
更令耿直哥深感同情的是,报道中一位对中国很有好感的新加坡华裔人士恐怕没有想到,采访他的《纽约时报》记者在这篇报道居然把他写成了一个令新加坡政府很担心的“坏典型”。
不过,比起耿直哥这些针对这篇《纽约时报》报道的分析,真正精彩的是新加坡人——特别是新加坡华人的反应。
比如,在境外社交平台Facebook上,《纽约时报》的官方账号在发布了这篇报道后,就遭到了不少新加坡人的吐槽。
其中,一位名叫Frank Young的华裔网友就讽刺《纽约时报》这篇报道不仅是在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更是在把新加坡人当傻子,以为新加坡人分不清楚文化归属感与国家归属感的区别——可实际上分不清楚这两者的恰恰是《纽约时报》这种西方媒体。
这位评论获得很多点赞的网友又以二战为例说,二战时美军里有不少日本籍的士兵是忠于美国打日本的,更有艾森豪威尔这位祖籍是德国的美国将军在轰炸德国城市。
他还表示中国在新加坡施加的影响与美国和英国的没什么不同。他甚至调侃说,如果美国人真对中国在新加坡的影响力这么担忧,就多投钱啊。反正新加坡人也很欢迎美元外交。
一位名叫Elissa Roberts的网友则从西方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更尖锐的质问:如果以色列和犹太人的一些做法在全世界被人接受,那么中国和华人就也应该被同等对待。而不是在中国和华人的事情上玩儿“双重标准”。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上面这两位网友这么理性。比如下面这位网民在读完了《纽约时报》的报道后就立刻写下了一段“种族主义”色彩的评论:“赶走所有华人”。
这恐怕也是为何网友Steven Geralt会一针见血地指出《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其实是在“支持种族主义”。
另外,还有新加坡的华裔网友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到底是那些自己富裕后仍不忘自己贫穷的祖籍地,并想为那里的发展提供帮助的人更值得信赖,还是那些离开自己的祖籍后就完全数典忘祖的人更值得信赖呢?
这位网友的话也令耿直哥想起了前不久我们《环球时报》才刚报道过的发生在德国的一件事:德国著名的土耳其裔球星厄齐尔因为在英国踢球时与土耳其总统合影,遭到了德国足协和德国政客乃至媒体的抨击与打压,理由认为他对自己的国家不忠诚。可厄齐尔在球场上却从来都是对德国队尽职尽责,他也表示与土耳其总统合影只是因为他不是一个会忘记自己根的人。
有趣的是,当时很多西方像《纽约时报》这样持“自由派”立场的媒体都纷纷表示支持厄齐尔的表达自由,可怎么面对华裔和中国的时候,这些西方媒体却拿出了另一幅面孔呢?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耿直哥还去了几个新加坡本地的网络论坛看了下《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在那里的反应,结果同样很搞笑:那里的网友也觉得这篇文章挺“扯”的,并纷纷表示自己“被中国人了”。
毕竟,与《纽约时报》的记者不同,这些网友都明白一个[基本常识],即中国的崛起和海外文化影响力的进步,与想当中国人和为中国效力,完全是两码事。
责任编辑:张建利